來新加坡後,經常吃到讓人爆氣的臭豆腐。
有時讓人生氣的是豆腐本身,有時則是調味讓人抓狂。
自從楊大哥從臺灣帶回第一桶老滷後,這樣的情形有所轉變。
我們這群在新加坡生活的臺星人,終於又可以吃到正港的臺灣臭豆腐。
其他的群組,曬的都是餐廳美食&出外旅遊美照。
臭豆腐群組裡面的朋友,最常做的則是~各式各樣的臭豆腐照。
甚至連新加坡媒體,也來專訪楊大哥。
***************
@生的臭豆腐~就這樣訂起來:
雖然楊大哥一直提醒大家,吃多少訂多少。
每次,我總忍不住訂個六六大順。
6套"經典臭豆腐",一下子就把冰箱塞滿滿。
每次把臭豆腐放好,我都會叫Amy來讚嘆一下。
就算買過很多次,還是會手癢幫臭豆腐拍照~這樣是1套。
1盒裡面,有10片臭豆腐。
別小看這臭豆腐,食量小的~1片就飽了。
每1套都有附送這樣1盒泡菜,這泡菜吃起來"超臺"。
這1盒醬料,超神奇~完全復刻外面店家的味道。
@開炸了:
平常,我不大愛起油鍋炸東西。
只有家裡訂臭豆腐時,我會心甘情願地開火。
耐心等油溫升到180度,才將臭豆腐丟進去。
楊大哥有交代,臭豆腐浮起來後~得先撈起來。
待鍋裡的油溫升高後,再將臭豆腐丟進去炸。
鐵盤上的臭豆腐,光看就知道一定是"外酥內軟"。
@組裝臭豆腐:
臭豆腐放進盤子裡,是不是很有那麼一回事呢?
加上泡菜&淋上醬汁~比外面賣的臭豆腐還上相。
@吃完~又炸啦:
吃完後,忍不住又開了火。
強迫症如我~總把臭豆腐切的四四方方。
美其名"幫大家試吃",要是不克制~其他人可能連這樣一塊都吃不到。
冰箱裡有臭豆腐的日子,我就會手癢。
"大塊、小塊"、"方的、斜的"&"厚的、薄的"~都切切看。
切法不同,炸起來的口感也會不一樣。
***************
@除了開炸~還能怎麼吃呢?
最近一直缺貨的"酸辣粉",真的是臭豆腐的好朋友。
不管是煮的、泡的,都很OK&超入味。
這一鍋紅通通的,是從57度包回來的"水煮牛"。
一樣只要~切切切,然後把臭豆腐丟進去就可以了。
把臭豆腐丟進"螺獅粉"裡,臭上加臭~超好吃。
吸滿湯汁的臭豆腐&米粉,我跟Amy總忍不住1碗接1碗。
螺獅粉裡面附的豆皮,一樣是臭的。
隨意丟進去的蝦仁&拉拉,讓這一鍋加料囉!
這一盤,色香味俱全。
@麻辣香鍋~也可以:
這一鍋,用的是海底撈的"麻辣香鍋調味料"。
除了臭豆腐、青菜,還加入鈴鈴捲。
其中一半Toby帶去公司當午餐,回來直說:有入味&好吃喔!
我在家吃的,除了臭豆腐還有菜&蝦捲~隨便一夾就很豐盛。
@臭豆腐~滷的真的不行啊:
有天突發奇想,打算來滷臭豆腐。
這一堆小土豆,花了我好一會功夫才削完。
臺灣來的萬用滷包,當然要來上1包。
紅蘿蔔下面鋪了滿滿的豬梅花,有菜有肉、營養均衡。
除了上面那1球滷肉凍,淋上老抽~色澤加分。
千呼萬喚始出來的臭豆腐,這樣是2塊的份量。
撒上一些油蔥酥,香上加香。
加點西洋芹,感覺更健康了。
這一鍋滷臭豆腐,很香&很好吃。
但平心而論,臭豆腐的臭被滷汁蓋過去了。
是我試驗到現在,少數不推薦的料理方式。
***************
@再炸一次~很可以:
看到這一盤,就知道我又手癢了。
炸好的臭豆腐,快速淋上醬汁。
泡菜一加進來,就可以出菜囉!
為了楊大哥的臭豆腐,我破戒了好幾次。
平常不吃早餐的我,某個周末的早餐~吃的就是這1碗臭豆腐呢!
留言列表